來源:市政府辦 發布時間:2022-06-22 16:11:28 【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changeSize(24)">大中小】
周煦惠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搶救性保護與傳承醴陵釉下五彩核心工藝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給65歲以上醴陵釉下五彩相關工藝的老藝人給予尊重和照顧,解決其生活困難”的建議。老藝人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燒造技藝保護傳承的中堅力量,株洲市人民政府充分意識到老藝人在陶瓷產業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一直十分關注他們的生產生活。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支持老藝人的技藝傳承和對生活進行照顧。一是支持老藝人申報相關稱號。指導老藝人申報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省級和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和工藝美術大師。截至目前,成功申報國家級傳承人2人、省級傳承人2人、市級傳承人10人。國家、省、市三級政府每年對傳承人均有一定的經費補助。另外,通過評審獲得工程師、工藝美術大師、陶瓷大師職稱(稱號)的陶瓷藝人182人,其中65歲以上陶瓷老藝人占四分之一。二是開辦大師工作室。目前,醴陵市擁有陶瓷企業和陶瓷專業創作工作室400余家,擁有一定技藝的陶瓷老藝人大都通過聘請或合作的方式,在各陶瓷工作室或企業效力,成為醴陵瓷業最寶貴的發展動力,他們也因此享有一定的待遇。
二、關于“積極推進適合新時代特點的新型‘師徒制’,從培養非遺傳承人的定位和目標出發,由政府或行業協會協助老藝人們招募傳承者,并對熱愛傳統工藝,認真學習鉆研技法的學徒給予三年期的生活補助”的建議。目前醴陵市的陶瓷企業(工作室)的技藝傳承,大多數都是采取“師徒制”或者“學徒制”,由老帶新,手把手進行技藝傳遞。醴陵陶瓷采取產學研一體化的運作模式,學徒同時也是基礎工人,學徒在學習期間,直接參加某一工序的產品生產,享受相應的工資收入。學習工作三年以上的基本都能成為行業熟練工人,具備行業內履職或自謀職業的能力。比如醴陵陳揚龍工作室,其“薄施淡染”技藝傳承已傳至第四代,第二代的陳揚龍大師曾評為國家級傳承人,第三代的陳利現已是省級傳承人,第三代申斌已是株洲市級傳承人,工作室內長期有學徒參與創作和生產。實踐證明,這一傳承模式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夠形成較為完整的非遺技藝傳承譜系。
三、關于“大力推進釉下五彩傳統工藝進入職業院校。建議由‘醴陵陶瓷職業技術學院’聘請這些65歲以上傳統工藝大師作為客座教授或專家,以工資的形式予以補助。并根據顏料制作、雕塑定型、色釉等釉下五彩不同工藝類別設立專門的專業,定向招募和培養學生”的建議。醴陵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陶瓷人才的專業學院,根據不同工藝類別設立專門的專業,定向招募和培養學生,每年招生人數上千人。該校常年聘請有經驗的陶瓷界老藝人作為老師,目前在醴陵陶瓷學院擔任教授講師的醴陵陶瓷老藝人有朱正平等18人,另有顧問若干,已經成為陶瓷教育的骨干力量。另外,黃永平、黃龍、徐曼冰等一大批陶瓷傳承人在省內外多所大學擔任專職和兼職教授,利用現代教學條件積極傳播釉下五彩傳統技藝。近年來,醴陵陶瓷行業還吸引了外地來醴陵開展陶瓷創作和生產的人才,這些外來的新生力量被稱為“醴漂一族”。醴陵市針對這批外來藝術工作者創設了文旅資源項目“醴漂之家”,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務,獲得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充分認可。
四、關于“由政府出資,委托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專家編寫釉下五彩工藝教程,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將醴陵釉下五彩各項傳統工藝進行系統化保存和傳承,從技術層面防止傳統工藝斷代失傳”的建議。醴陵市人民政府一直注重對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的挖掘和保護工作,醴陵市圖書館設立釉下五彩陶瓷專館,截至目前,共收藏各類陶瓷專業著作及藝術家作品集超過400冊,其中有由陶瓷學院和煙花陶瓷職業學校組織專家學者編輯工藝教材近10種。2021年,又設立京視網陶瓷頻道,專門針對陶瓷老藝人和傳統技藝進行視頻資料的采集和宣傳,目前已完成林家湖等12位老藝人的視頻資料采編工作。醴陵市政協組織編輯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理論文集》,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陶瓷理論文章60余篇。目前,醴陵市人民政府已統籌多部門力量,在現有教程的基礎上,將深化、更新釉下五彩專業教程的編寫工作納入了工作計劃。
下一步,市、縣兩級政府還將繼續從以下幾個方面支持醴陵釉下五彩核心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一是支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申報國家非遺專項保護資金,進一步挖掘整理核心工藝,持續開展保護傳承、傳播推廣活動。二是支持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授徒傳藝,支持德藝雙馨、技藝精湛的藝人申報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三是鼓勵醴陵釉下五彩瓷藝人參加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中陶瓷類的研培班。四是根據文旅部要求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記錄,形成數字化、標準化、可視化的記錄成果。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6日